
2025年2月18日,2025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以下简称“FHE2025”)在海南博鳌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以及政府领导,共同探讨健康食品产业的前沿发展与创新趋势。

当天下午,“药食同源 - 枸杞专题会议”隆重召开。该会议由宁夏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精心组织实施,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宁夏枸杞协会、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支持。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许智宏院士,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涛,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翟昊,以及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李鹏,一龄集团健康品牌部健康品牌处马萌悦处长,一龄集团健康品牌处大区服务总监许晋恺等。
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涛系统推介了宁夏枸杞全产业链发展成果。宁夏依托地域优势,构建了覆盖种苗繁育、基础研究、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已开发锁鲜枸杞、原浆饮品等10大类120余种产品,其中枸杞糖肽在抗衰老、神经保护等方面的功效已获中医古籍和现代医学双重验证。同时,宁夏将于6月举办第八届枸杞产业博览会,诚邀各界共赴“红色产业”之约,见证中国枸杞的国际化进程。

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鹏介绍,宁夏中宁县依托三千年药食同源历史及黄河与清水河混灌形成的独特品质,持续推进健康产业发展。作为国家首批认证的道地药材,中宁枸杞因核心指标领先,成为健康养生优选产品。目前,全县通过“六大工程”建设,实现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依托枸杞文旅示范园、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载体,诚邀全球伙伴参与种植研发、精深加工、康养旅游等合作,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苏国辉院士分享了其团队在枸杞科研领域的重要突破——枸杞糖肽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保护作用及科研进展。苏国辉院士团队在枸杞领域的研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让大家看到了枸杞在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

暨南大学药学院的何蓉蓉教授围绕枸杞的健康功效综述展开讲解,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枸杞在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等多方面的作用,介绍了中医研究的难点与方法以及枸杞亚精氨的研究前景,让与会者对枸杞的健康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孙桂菊教授解读了枸杞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相关政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枸杞作为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的食材,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闫亚美聚焦于黑果枸杞,深入分析了黑果枸杞活性成分的挖掘与应用。黑果枸杞作为枸杞家族中的“新星”,富含独特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闫副所长的研究为黑果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宁省健康食品营养与创制重点实验室田金龙教授以《花色苷活性与稳态化递送》为题作报告,针对如何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实现其更有效的传递这一行业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地保留枸杞中的有益成分,提升产品品质,从而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许智宏院士对枸杞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强调枸杞可作为中医药研究范式。他表示,枸杞的研究为传统中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提供了典范,有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诞生。

“枸杞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圆桌会议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枸杞的产学研协同、技术转化难点及市场推广策略展开深入探讨。苏国辉院士展望了枸杞在神经保护领域的潜力,强调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关键路径;何蓉蓉教授剖析了枸杞成分与功效研究中的挑战,呼吁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孙桂菊教授就枸杞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出放开食药物质健康声称的可能性,探讨其对市场的深远影响;闫亚美副所长聚焦黑果枸杞的独特功效物质基础,分析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差距;田金龙副主任则针对枸杞花色苷的稳定性与吸收问题,展望未来技术突破方向。本次枸杞专题会议的圆满召开为枸杞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期待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枸杞科研成果迈向更广阔的市场与应用领域。枸杞,这颗小小的红色果实,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晶。让我们共同期待,枸杞在未来的健康食品科学领域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